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39卷  第11期

学科建设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展的新阶段:规范及融合与转化
谢挺, 倪鹏文, 韩春茂, 温冰, 肖健, 王泠, 姜玉峰, 蒋琪霞, 罗蔓
2023, 39(11): 1001-100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627-00231
摘要:
顺应疾病谱的重大变化,中国创面修复学科从萌芽到快速生长,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在现阶段,提高学科发展内涵决定了学科未来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创面疾病的特点决定了创面修复学科必须具备规范、融合与转化的特质。该文对创面修复学科临床实践中规范、融合及转化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并对第十三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会上有关规范、融合与转化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希望这些成果能够在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建设中得到体现和改进。
论著·小儿烧伤
住院烧伤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韩超, 计鹏, 尚亚鸽, 李晋, 王克甲, 曹涛, 胡大海, 陶克
2023, 39(11): 1006-1013.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812-00046
摘要:
目的 分析住院烧伤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并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估。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0年5月—2023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41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患儿,其中男248例、女169例,年龄≤14岁。统计患儿检出病原菌构成及来源分布。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患儿分为感染组(216例)和未感染组(201例),统计2组患儿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是否存在Ⅲ度烧伤、致伤原因、致伤季节等一般资料,以及是否存在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异常、延迟复苏、合并吸入性损伤与入院后早期休克、气管切开、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深静脉置管等情况和入...
七氟醚吸入镇静镇痛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儿换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张梦思, 黄磊, 朱辉, 麻艺群, 付晋凤
2023, 39(11): 1014-102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731-00027
摘要: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镇静镇痛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儿换药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20年3月—2023年1月,昆明市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21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七氟醚组和布洛芬组,剔除脱落患儿后,七氟醚组中最终纳入103例患儿,其中男67例、女36例,年龄1(1,2)岁;布洛芬组最终纳入98例患儿,其中男67例、女31例,年龄1(1,2)岁。七氟醚组患儿换药时吸入七氟醚镇静镇痛,布洛芬组患儿换药前口服布洛芬镇痛。监测并记录患儿换药开始前30 min,清创后即刻、换药完毕后3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经皮...
三岁及以下烧伤患儿照护者居家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张娟, 刘晓慧, 柴雪珺, 马月兰, 李海芬, 马惠珍
2023, 39(11): 1021-1029.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1125-00508
摘要:
目的 构建≤3岁烧伤患儿照护者居家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2022年1—2月,通过分析文献,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6名31~51岁工作10年以上的女护士和15名(女11名、男4名)28~54岁接受过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培训的住院烧伤患儿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理论指导,初步拟定≤3岁烧伤患儿照护者居家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022年3—6月,运用德尔菲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高校就职的15名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函询(统计其一般资料),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
论著
游离移植腹股沟皮瓣修复四肢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
徐军辉, 张伟, 周锦秀, 陈斓, 张卫东, 龚翔, 谢卫国
2023, 39(11): 1030-1037.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804-00039
摘要:
目的 探讨游离移植腹股沟皮瓣修复四肢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2年1月—2023年5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收治2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年龄20~69岁四肢电烧伤男性患者。共27个肢体受累,其中上肢18个、下肢9个。清创后,肢体拟用腹股沟皮瓣修复的创面面积为5.0 cm×1.5 cm~20.0 cm×9.0 cm。对24例患者共行26次手术,切取27个面积为5.0 cm×3.5 cm~22.0 cm×12.0 cm游离腹股沟皮瓣,其中6个行分叶移植,2个与髂骨瓣嵌合移植,3个与带蒂背阔肌肌皮瓣联体移植,1个与游离脐旁穿支皮瓣联体移植。术中行...
四种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穿支皮瓣修复手部掌侧创面的效果
王辉, 周彤, 刘玉杰, 张一晗, 刘英, 马铁鹏, 杨晓溪
2023, 39(11): 1038-1046.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720-00009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4种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穿支皮瓣修复手部掌侧创面的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2年5月—2021年7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收治12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部掌侧创面患者,其中男74例、女48例,年龄18~76岁,包括单纯手掌损伤者15例、单纯手指损伤者101例、手掌和手指同时受损者6例。创面面积为1.5 cm×1.2 cm~15.0 cm×6.0 cm,均经移植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穿支皮瓣修复,其中移植带前臂内侧皮神经的尺动脉穿支皮瓣者16例、移植带掌背皮神经的掌背动脉穿支皮瓣者20例、移植带前臂外侧皮神经终末支的拇指指动脉背侧穿支皮瓣者21例、移植带指神经背侧支...
大面积烧伤患者输血情况的多中心回顾及影响因素分析
段德庆, 陈永, 邓鸿敖, 胡时强, 毛远桂, 刘德伍, 韩春茂, 徐庆连, 张红艳
2023, 39(11): 1047-1056.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417-00128
摘要:
目的 回顾多中心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输血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2年6月3家医院烧伤中心收治的45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79例、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4例。统计患者住院期间输注红细胞、血浆及血小板的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基础疾病情况、致伤原因、伤后入院时间、入院类型、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合并其他创伤情况、合并肺水肿情况;入院24 h内血乳酸、血肌酐、总胆红素、白蛋白值;合并血流、创面、肺部、尿路感染情况,合并脓毒...
重症烧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变化探究
赵婧楠, 蒋航, 陈宾, 汤文彬, 邓忠远, 张涛, 张旭辉, 钟晓旻, 李孝建
2023, 39(11): 1057-1063.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915-00320
摘要:
目的 探究重症烧伤患者早期(即伤后14 d内)凝血功能变化。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5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重症烧伤患者,根据烧伤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重度烧伤组(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和特重度烧伤组(33例,其中男26例、女7例)。收集患者入院时、伤后48 h与72 h和伤后7 d与14 d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指标水平。常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血栓弹力图指标包括凝...
改良冬眠合剂对严重烫伤大鼠脏器功能的影响
于家傲, 王际壮, 王家强, 章雄, 刘琰
2023, 39(11): 1064-1071.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329-00105
摘要:
目的 对比改良冬眠合剂和传统冬眠合剂对严重烫伤大鼠脏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24只约10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单纯烫伤组、传统冬眠合剂组和改良冬眠合剂组,每组6只。于单纯烫伤组、传统冬眠合剂组和改良冬眠合剂组大鼠背部造成30%体表总面积(TBSA)Ⅲ度烫伤,假伤组大鼠模拟致伤过程致假伤。伤后即刻,传统冬眠合剂组大鼠腹腔注射12 mL/kg由哌替啶、氯丙嗪和异丙嗪构成的传统冬眠合剂,辅以生理盐水灌胃;改良冬眠合剂组大鼠腹腔注射2 mL/kg由咪达唑仑和芬太尼构成的混合药剂,辅以西替利嗪灌胃。随后4组大鼠均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进行补液复苏,使补液及给药总...
小檗碱对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
郑力铭, 刘钟元, 颜鸿宇, 李恒飞, 张志文
2023, 39(11): 1072-1082.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411-00120
摘要: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配制含小檗碱终质量浓度分别为0(不含小檗碱)、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160.00 μg/mL的小鼠真皮成纤维细胞(MDF)正常糖完全培养基(以下简称常规培养基)。取原代MDF,分别用常规培养基和MDF高糖(30 mmol/L葡萄糖)完全培养基(以下简称高糖培养基)培养,收集第3~6代细胞进行以下实验。取采用常规培养基培养的细胞,饥饿处理12 h后更换为含不同浓度小檗碱的常规培养基培养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筛选小檗碱最适作用浓...
护理专栏
我国医院内压力性损伤护理信息化管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沈鸣雁, 韩琳秋, 冯志仙
2023, 39(11): 1083-1089.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1127-00510
摘要:
目的 探究我国医院内压力性损伤护理信息化管理研究的发展状况以及演化路径。 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医院内压力性损伤护理信息化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31日,文献类型包括指南、专家共识、病例研究、综述、调查报告等,运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关键词、作者、发文机构、期刊数量进行聚类和共现的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检索出378篇文献,整理后纳入323篇文献。医院内压力性损伤护理信息化管理的文献发文量从 2012年起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以第1作者发表且发文量≥2篇的核心作者共有10位,≥3人的合作作者团队共有8个。306家...
综述
负载脂肪干细胞的皮肤组织工程支架在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李伟, 孔维诗, 包郁露, 孙瑜
2023, 39(11): 1090-1095.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21123-00502
摘要:
组织工程皮肤被广泛应用于重度烧伤创面、糖尿病创面等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是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关键元素。脂肪干细胞凭借其低免疫原性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优势逐渐成为组织工程皮肤中种子细胞的重要选择。支架材料是皮肤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一材料的改性和复合材料的制备正成为构建皮肤组织工程支架的主要研究方向。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各类负载脂肪干细胞的皮肤组织工程支架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应用各类支架材料构建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时的优势与不足,期待为开发负载脂肪干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提供新的思路。
基于三维生物打印技术的皮肤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李洋, 惠涛涛, 郑东梅, 葛俊, 罗晓娥, 王琳
2023, 39(11): 1096-1100. doi: 10.3760/cma.j.cn501225-20230131-00029
摘要:
组织工程皮肤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恢复皮肤受损严重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目前该类产品已成为临床上皮肤移植的理想替代物。随着三维生物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的包含皮肤附属物等复杂结构的三维皮肤模型也日趋成熟。稳定的三维皮肤模型在皮肤生理病理研究、化妆品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以及替代动物实验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该文针对三维生物打印技术进行了分类介绍,总结了常用于皮肤模型构建的生物墨水种类,综述了近年来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在皮肤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和展望。